注漿管表面經常出現紅銹現象,造成注漿管顏色與常見注漿管表面的黑亮色不同,呈紅色或紅褐色,嚴重影響了產品外在質量,那么為什么注漿管表面會出現紅銹呢?
表面紅銹實質上是紅色氧化鐵皮。生產加熱時會生成氧化鐵皮,軋之時由于鐵與空氣氧及表面水毀生成氧化鐵皮,軋制后加速冷卻時,鐵與水反應會生成氧化鐵皮。而當氧化鐵皮中Fe2O3多時,便出現了紅色。其影響因素為:
一、化學成分
其中Si的影響較大。生成的Fe2SiO4的凝固溫度為1170℃,而除鱗時界面溫度很少能達到1170℃以上,因此FeO容易殘留下來,致使除鱗不徹底,剝離效果不好,導致隨后的氧化過程中,Fe2O3比例高。
二、加熱工藝
溫度越高,單位時間生成的氧化鐵皮量就越多;加熱時間越長,氧化生成的鐵皮越厚,鋼的氧化燒損越多;氧化氣氛過濃也容易造成氧化鐵皮量增加,需要做相關方面加熱工藝調整。
三、冷卻水的影響
部分黑亮的注漿管在冷床運行一段時間后,也會出現紅銹,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冷卻水設計布置不合理,導致矯直輥的冷卻水會直接與注漿管接觸,加速了冷卻,造成氧化皮變薄,Fe3O4減少所致。
文章鏈接http://www.zarmebel.com/news/245.html,由注漿管廠家-河北寶益德鋼管有限公司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!